【玺仕案例】乡村振兴——原平市·大龙门村
【玺仕案例】乡村振兴——原平市·大龙门村
大龙门村隶属于云中山脉,全村占地面积1.3万亩,有13座山、12条沟,均处于管涔山林区,共有30余处可开发的自然景点。地区海拔高度从900多米到1500多米,分布着不同的茂密的植被。动植物种类繁多,有狍子、野猪、野兔、野鸡、松鼠及各种鸟类时常穿梭于村间。本次规划通过对村庄整体资源梳理及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,打造集乡土文化体验、文化集市、农事体验、民宿住宿、花卉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文化、产业、农业、旅游综合发展的山西民俗文化体验村落。
大龙门村整沟治理以“山青、水秀、景美、人富”为宗旨,以政府主导、规划指导、政策引导、市场先导为原则,坚持先规划后实施,从治理范围、用途、费用、选址、指标、使用等环节上保证治理效果。以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,政府负主责,村民全参与,按照旅游型、生态型、土地整理型、种植养殖型、复合型进行综合治理,实现整沟提升,加快沿沟开发,完善要素配置,打破行政村发展乡村旅游、助力乡村振兴的瓶颈。整沟治理主要规划为沟域绿化产业及景观林、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、宜居宜游民宿农业景区品牌和康养产业园区。
▶深度挖掘龙门山的生态资源和人文底蕴,确定规划区的旅游发展战略
▶优化规划区旅游发展的要素结构和空间布局
▶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,开发特色鲜明的生态和红色旅游项目
▶树立龙门山的旅游品牌,增加楼板寨乡的旅游新品种
打基础:补齐旅游六要素短板
基于自身优质丰富的资源禀赋,考虑到乡村原有的村庄肌理和风情民俗,以花卉花艺休闲产业为核心,文创休闲的多元产品综合开发,花艺婚庆活动、全地形山地越野活动为亮点,打造“吸引人又留得住人”的休闲型旅游乡村。
有支撑:“农业+旅游”的产业架构
大力发展农业,旅游、养生三大板块,形成相互促进、相互支撑的产业结构。
能联动:三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架构
大龙门村通过美好乡村生活方式的营造,将对流动性旅游人口及常住创业人口形成吸引,而这些人口聚集所产生的休闲度假、生活创业需求,将大大激发乡村的民宿业、餐饮休闲业、健康服务业、文旅产业、零售服务业、乡村电子商务、亲子教育业、演艺产业、交通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。
在第三产业的带动下,将极大提高花卉种植、肉禽养殖等第一产业的附加值,种养殖产品不仅能获得农业收益,还将获得旅游带来的商品价值提升,同时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与手工艺制作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,最终构成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结构
出形象:“四位一体”的大龙门村创新产业结构体系
夯实村庄花果种植、特色驴、禽产养殖等特色养殖业。
举办好传统婚礼、庙会表演、星空帐篷音乐节、龙门手工编制节等节庆活动。
通过城乡融合,以研学旅游活动为引爆,联动文化、体育、养老、健康、教育等产业聚集发展,形成以消费聚集为引导的一二三产融合模式。
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,在景区内和村域以定时表演、情景表演、等方式开展演出活动。深入挖掘当地可玩、可赏、可看的民俗文化,打造文创产品体系。
扫码关注
返回顶部